能力成熟度概述

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目的,是为组织有效与高效地交付项目、项目群与项目组合的能力发展提供指南。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内部与外部。

内部审视能力成熟度,只是关乎发展组织能力,以便更多项目与项目群能够实现他们的目标(有效性),并减少投资浪费(效率)。为实现内部目的发展组织能力成熟度的很大一部分收益,只需通过检查内部流程、确保它们嵌入组织文化中,就可以实现。即使是一个糟糕的或不适当的成熟度模型,也可以作为这种改进的催化剂;尽管模型越合适,所带来的改进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就越大。

外部审视能力成熟度,关注于利益相关方的再保障。例如,当客户准备投资由第三方交付的项目或项目群时,他们会对已经明显地达到了高级别能力成熟度的第三方的绩效更加有信心。这种外部审视,隐含地要求对不同组织的能力成熟度进行比较,也就是说,它们应该已经经过同一模型的评估。

显然,对能力成熟度的最佳运用,是为了外部目的根据同一模型对组织进行评估时。但在该模型中有足够的灵活性,对每个组织项目、项目群与项目组合管理情境方面的差异性负责。

能力描述中的高级别属性,应该与相应的功能一起阅读,特别是在项目、项目群和项目组合之间不同情境中理解属性的时候。

Praxis的基本原则,是项目、项目群与项目组合管理包含范围广泛的构成要素,这些构成要素经过组合与剪裁,以适应每一项独特工作的情境。Praxis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目标是保持足够的灵活性,以便能够适应不同的情境,同时又能保持足够的一致性,允许不同组织之间加以比较。

这是通过在相当高的层级上设置用来描述不同成熟度级别的属性来实现的。对这些属性的应用提出建议使其得到补充。其结果与ISO9000所采用的做法类似:每个组织都可以建立一个适合自己情境的质量体系,但是只要符合ISO9000的原则,它仍然可以获得认证符合普遍接受的标准。

Praxis成熟度模型通过运用独立的能力与成熟度衡量措施,适应CMMI®模型原则。下图显示了能力与成熟度矩阵,只展示了功能框架的一个示例。

 

 

模型的能力部分,遵循了功能框架的结构,这样可以在逐个功能的基础上来发展和评估能力。组织识别适合其情境的功能,并相应地发展其能力。

成熟度是通过发展能力、然后实施以整合与协调的方式应用功能的生命周期流程而实现的。成熟度通过在相关功能中发展能力、然后植入合适的方法(项目、项目群或项目组合)来获得提高。

为了帮助改进,Praxis使用一套指标来描述每个功能。对于每个指标都描述了属性,说明不同级别的能力。因为管理职能的基本原则非常相似,大部分指标和属性对于所有功能而言是共同的。这些收集在一起作为能力的通用目标。然后描述与每个功能特定目标相关的指标和属性。

 

 

要为每个生命周期流程描述成熟度级别。这并不意味着可以为单个流程定义组织的成熟度。一个组织要根据其项目、项目群与项目组合的情境,对其整体生命周期进行剪裁。然后对成熟度要在所有合适的流程中所达到的级别进行判断。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结构来源于知识和方法模块。反过来,它描述了一系列描述功能与流程标准开发路径的属性。

第2级的能力和成熟度要求有能力的人员,所以Praxis中的能力是在这个级别上。成熟度模型为个人能力的发展提供组织环境。

SHARE THIS PAGE

Please consider allowing cookies to be able to share this page on social media sites.

Change cookie settings
No history has been recorde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