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相关方管理

利益相关方管理应该:

  • 确保所有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和态度得到理解;
  • 影响利益相关方,使他们在需要时能够支持工作;
  • 使支持的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达到最大化;
  • 使不支持的利益相关方的影响达到最小化。
指标 第2级别特性

 

利益相关方管理的基础技术并不会受到工作条件的很大影响。

在第2级别,如果识别了关键的利益相关方,并且进行充分沟通使他们能够持续参与,那么利益相关方的管理就被认为是足够的。

人们认识到,一些不太具有影响力的利益相关方可能会被忽视,而重点将是使不支持的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最小化,而不是使支持的利益相关方的影响最大化。

管理团队提供参与资源,并不总是鼓励支持的利益相关方去影响不支持的利益相关方。

在第3级别,利益相关方管理是全面的。对利益相关方的识别是深入的,同样包括了支持和不支持的利益相关方。

定期更新利益相关方的信息,请来自管理团队之外的适当人员与利益相关方进行接触。

沟通也是深入的,使用所有适当的渠道来达到最大的效果。

识别

识别关键利益相关方,有文件记录充分的信息,以实现特定的目标。

评估

评估利益相关方的利益和影响,记录结果。

计划沟通

制订沟通计划,沟通活动都有足够的资源。

参与

按照沟通计划,使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
 
指标 3级别特性

识别

使用一系列的技术,确保识别所有利益相关方。利益相关方的清单可以从经验教训中获得。

评估

根据管理计划使用一致的技术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评估。对标准文档进行调整以适应情境。

计划沟通

根据需要对组织政策进行调整,并按此制订沟通计划。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评审计划。

利用所有适当的沟通渠道,可获得具有适当资历的支持性利益相关方,并分配到沟通活动中。

参与

按照沟通计划使利益相关方参与其中。监控有效性,并将结果反馈到修订后的计划中。

 

SHARE THIS PAGE

Please consider allowing cookies to be able to share this page on social media sites.

Change cookie settings
No history has been recorded.
Back to top